1. 加入收藏 | 會員中心
     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: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[ 統計年鑒分省、行業總索引 ]
    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: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[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]
      站內搜索: 高級搜索
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統計公報 > 河北

      河北省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

      時間:2009-12-30 23:53:19 來源:河北省統計局 作者:admin 點擊:1748次

      河北省統計局

      2003年2月28日

      2002年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,全省各級各部門以鄧小平理論和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為指導,認真貫徹落實中央、省經濟工作部署和促進發展的政策措施,緊緊圍繞經濟跨越式發展的要求,加大結構調整力度,努力擴大國內需求,加快改革開放步伐,著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,整體經濟發展態勢良好,宏觀調控目標如期實現,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,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,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
      一、綜  合

      國民經濟較快增長。全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076.6億元,比上年增長9.6%。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50.2億元,增長4.6%;第二產業增加值3033.9億元,增長10.6%;第三產業增加值2092.6億元,增長10.5%。

      結構調整取得成效,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。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6.4:49.6:34.0調整為15.6:49.9:34.5。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,優質、高效作物增加,產業化進一步發展;傳統工業改造力度加大,高新技術產業保持較快增長;服務業加快發展,旅游、信息、咨詢、社區服務、非義務教育等新興產業發展步伐加快。經濟效益不斷提高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27.9,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;實現利潤252.6億元,增長32.5%;虧損企業虧損額減虧17.7%。

      市場價格低位運行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1%,其中城市下降1.4%,農村下降0.5%;食品、衣著價格分別下降1.7%和2.1%,家庭設備、醫療保健、交通通訊、娛樂教育文化價格分別下降2.1%、2.4%、2.3%和0.2%,煙酒和居住價格分別上漲0.6%和2.1%。工業品出廠價格下降0.6%;原材料、燃料、動力購進價格下降2.7%;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.4%。

      就業工作不斷加強。全省年末從業人員3325.29萬人,比上年末減少3.56萬人。其中城鎮從業人員692.6萬人,比上年末減少11.6萬人,減少1.65%;在崗職工496.5萬人,減少4.4%。年末國有企業再就業服務中心實有下崗職工24.51萬人,比上年末增加0.93萬人。再就業工作取得成效。全年通過各種途徑使9.76萬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,再就業率為27.9%。年末全省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22.2萬人,登記失業率為3.6%。

     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:制約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,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快,投資增長后勁不足,就業和再就業壓力加大。

      二、農  業

      農業在結構調整中穩步發展。全省農業進一步加大結構調整力度,因地制宜發展設施農業、特色農業和高效農業,畜牧、蔬菜、果品業不斷發展壯大,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97%。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,產業化經營率達到40.8%,比上年提高3.2個百分點。

      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。糧食、棉花播種面積繼續調減。全年糧食播種面積 9726.6萬畝,比上年調減2.2%,總產量2435.8萬噸,減產2.3%;棉花播種面積611.1萬畝,比上年減少2.7%,總產量40.2萬噸,下降4.2%。蔬菜、油料、水果等高效經濟作物發展較快。蔬菜播種面積1543.3萬畝,增長11.1%,總產量5477.2萬噸,增長10.8%;油料播種面積963.0萬畝,增長1.6%,總產量151.3萬噸,下降1.7%;鮮果產量1169.3萬噸,增長8.8%,其中園林水果產量748.5萬噸,增長11.8%。

      畜牧業和漁業生產穩定發展。肉類總產量474.5萬噸,比上年增長5.6%;禽蛋產量389.4萬噸,增長5.4%;牛奶產量136.9萬噸,增長27.5%。畜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0.9%,比上年提高0.1個百分點。水產品產量87.1萬噸,增長2.6%。

      林業建設取得成效。全省以退耕還林工程為契機,進一步加強退耕還林還草、防沙治沙等建設,全年完成造林面積(不含鮮果)48.0萬公頃,比上年增長48.2%;退耕造林面積15.0萬公頃,幼林撫育作業面積48.0萬公頃,森林覆蓋率達19.5%。

     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。加大農田水利、農網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,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441.5萬公頃,有效灌溉率達72.1%,比上年提高2.5個百分點;農業機械總動力7451.2萬千瓦,比上年增長2.9%;農村用電量201.7億千瓦,增長9.6%;農用拖拉機142.6萬臺,增長2.7%;聯合收割機4.6萬臺,增長4.2%。

      三、工業和建筑業

      工業生產增長較快。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2681.5億元,比上年增長11.0%。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完成增加值1406.7億元,增長14.0%。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705.3億元,增長11.5%;集體企業191.9億元,增長10.3%;股份制企業692.3億元,增長17.0%;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131.7億元,增長17.4%。大中型企業增加值741.4億元,增長11.5%。輕工業增加值429.9億元,增長11.2%;重工業增加值976.8億元,增長16.4%。產銷銜接良好,產銷率為98.7%,比上年提高0.7個百分點。

      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。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伐加快,優勢行業帶動作用明顯,冶金、建材、化工、醫藥、機械、食品、紡織等行業增加值和利稅占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的比重分別為64.3%和58.2%;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重為10.5%,生物技術、現代醫藥、電子信息、新材料、機電一體化和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快。市場暢銷產品、優勢產品產量增長較快,乳制品增長18.2%,軟飲料增長16.6%,汽車增長57.7%,化學原料藥增長10.2%,水泥增長17.5%,生鐵增長31.5%,成品鋼材增長28.9%。

      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深化,F代企業制度建設加快,年末有73%的國有大中型骨干企業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;股份制企業的規范工作取得新的進展,84%的國有企業進行了改制,全年有360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行了公司制法人治理結構;加快培育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,采取股份制改造、兼并、拍賣等多種形式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。國有工業企業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。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實現利潤118.4億元,增長28.8%,其中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50.5億元,增長50.1%。

      建筑業生產穩步發展。全社會建筑業完成增加值352.4億元,比上年增長7.7%。資質等級四級及以上建筑業實現利潤11億元,增長34.2%;實現稅金15億元,增長22.0%。施工工程個數2.93萬個,其中投標承包工程2.09萬個,占全部施工工程個數的71.3%;房屋施工面積8089萬平方米,增長20.5%;房屋竣工面積4107萬平方米,增長16.4%。

      四、固定資產投資

      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。繼續貫徹落實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,積極謀劃建設項目,努力擴大投資規模,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46.7億元,比上年增長5.4%。其中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單位投資1161.4億元,增長6.9%;城鄉集體經濟投資549.5億元,增長3.8%;城鄉個人投資335.8億元,增長2.8%;窘ㄔO投資597.1億元,增長0.9%;更新改造投資374.2億元,增長10.1%;房地產投資175.0億元,增長24.0%。

     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